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人物风采

邹开歧

当“下里巴人”作家一辈子为农民写作

发布日期:2019-07-23 17:17    来源:中国艺术报    【字体: 】   阅读:

    一辈子扎根在农村, 79岁的邹开歧看起来也像个憨厚的老农民,满脸褶皱中每一条都藏着故事,一开腔,声如洪钟,迸发着一个剧作家掩不住的激情,周围人不由得跟着振奋。

  “我是一个老剧作家,我这辈子经历了两个40年,这40年和那40年。 ”邹开歧说。“那40年”里,读过6年私塾,新中国成立后又读了10年书。那时家里住草房子,有一年下暴雨屋里头涨水,晚上还要用盆子把水舀出去,担心着山上雨水冲下来会不会把土坯墙冲垮。转眼到了1978年,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,农村里“割资本主义尾巴”等统统被否定,楼房一座座盖起来,形势一片大好,“农民们欢喜得很” 。

  邹开歧的写作之路从1958年开始, 1964年进入绵阳市三台县川剧团作编剧,至今已创作60年。“那40年”里邹开歧创作了20年,那时创作讲究“三突出” ,有很多条条框框。有一年邹开歧写了一部戏,题材是打井抗旱,结果还是要突出中心思想、突出主要人物,一定要弄出来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” ,改了一遍又一遍,改了三厚本,到1967年才登出来。邹开歧说,“改革开放之前的戏,到现在一个都没法保留,因为它们没有真正的艺术价值。改革开放以后,我们的创作才真是放开了手,可以大展拳脚” 。

  “这40年” ,邹开歧开始了崭新的创作。他写了很多现代小戏和戏剧作品, 《家庭纠纷》 《醉乡长审猪》 《孟书记嫁子》 《请石匠》 《钓鱼》 《审夫》 《如此亲家》 《幺姑劝母》等等,一部部剧都取材自老百姓日常生活,老百姓喜闻乐见,还发表在了国家级及省级刊物上,有两部送到中央电视台播放,他也成为国家一级编剧。令人赞叹的是,一些剧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现在仍活跃在舞台上,民间职业剧团在乡间演出,一代传一代,甚至剧本一个字都未曾改过,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  “我写阳春白雪不行,但我写下里巴人还是可以的。 ”邹开歧说,过去很多农民没有读过书,受教育的途径就是看戏,很多道理和规矩都是从戏里看到的,我们现在很多东西也可以通过戏剧来展现,“阳春白雪的剧农民看不到,起不到作用,我们‘下里巴人’的作家应该做值得做的事,面向最基层的观众,只要书写当下鲜活的生活,创作接地气,释放正能量,我们的戏就会有人演有人看,就会有出路” 。

  乡村振兴一直是邹开歧致力于思考与创作的核心。上世纪80年代他创作的戏剧《人和湾》已经和当下的乡村振兴思想有相符合之处。长期在农村,在扶贫攻坚战中邹开歧也发现一些现象,政府常下去扶助和检查,一些贫困户反倒成了大爷,好吃懒做,天天喊着要国家管,“我不脱贫你就没办法” 。邹开歧说,乡村振兴靠什么?需要一批好干部做实事,更需要从思想上振兴,要让传统文化在农村得以复兴。扶贫攻坚先扶智和志,他从家庭教育与家规家风开始,创作了一批作品,呼唤传统文化的回归,用艺术来教育感化人,告诉人们开启幸福之门的密码就是世代相传的好家风。写作之外,有时候邹开歧就和村里的人摆开龙门阵,将道理编成故事讲给他们听。

  农村也在不断展现出新面貌。邹开歧最近写了一台戏,叫《人往高处走》 。什么是高处?农村也是高处,天高地阔,大路畅通,很多人都想进城,但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人从城市返回农村,振兴农业,带来新思想,因此他呼吁年轻人返乡,新时代农村大有可为。“我们的根在哪里?树不能断根,农民不能忘本,我们作家也一样,我觉得作家要到生活中去,让我们的传统得到恢复。 ”

  在三台,人们都叫邹开歧“邹师爷” ,邹开歧笑称自己是个“抱鸡婆” 。他不仅自己创作,也带动了很多人进入创作队伍。从1982年起邹开歧在县文化馆办《梓州

  文化月报》 ,四川一批作家都从这里起步走上文学之路。几十年默默耕耘甘当“人梯” ,一批批作家都将邹开歧视为老师,“师爷”的名号也在圈内圈外传开来。邹开歧自豪地说,“当年跟我的那批人都超过了我,老师最骄傲的就是学生超过了他” 。

  而今年届八旬的邹开歧,依旧深扎在一个个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里,吃住都跟老百姓在一起,茶山、忠孝等地都有他的蹲守点。市文联策划要给邹开歧举办创作60年成果展,他拒绝了,只是低调地继续创作。邹开歧说,作家要有社会责任,还要有工匠精神和家国情怀,有担当,“我要一辈子为家乡人写戏” 。

    (原文地址http://www.cflac.org.cn/zgysb/dz/ysb/history/20181219/index.htm)

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蜀ICP备12001441号-1
电话:0816-2291662